1、团队名称:智能机器人团队

2、团队简介:
辽宁工业大学智能机器人团队于2012年5月正式组建,涵盖本科层次的测控、自动化、电气等多个学科专业,旨在通过亲身实践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、动手实践等综合素质。团队成立至今,共荣获国家级奖励30余项、省级奖励80余项,成功申报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二十余项,申报实用新型专利2项,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。短短几年时间,从最初只有几名队员的学生团队,一跃成为今天的辽宁工业大学明星团队、辽宁省知名团队,这些荣誉的取得离不开指导教师和所有队员日日夜夜的共同努力,更离不开智能机器人团队在队员培养理念、培养模式和团队管理机制三个方面做出的不断探索和改革。
3、研究方向
主要结合模拟电子技术、数字电子技术、数字信号处理技术、16位和32位单片机以及嵌入式系统等多学科技术,设计和研发多种智能机器人。
4、培养模式
在人才培养方面,智能机器人团队从本科低年级切入,进行梯队式创新人才培养。团队内部通过“干、学结合”的方式,利用各种实验项目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,培养队员在动手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;通过“小型授课”、“老带新”等方式,加深队员专业知识的学习,扩展队员的知识面,增加队员就业竞争力。
团队坚持将导师制、科研团队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宗旨,创建别具一格的团队文化,强调品德作风高于技术,力求让队员在生活中多树立一份自信,多收获一份经验,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的需要。
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和在校学习的不同阶段,提出不同的训练任务,通过“真题真练”的方式,将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。以辽宁工业大学智能机器人创新团队为例,其日常训练方式如下:
对大一队员,利用学过的C语言在PC机上模拟单片机的环境进行编程练习,并对指针、函数、结构体等进行深入学习与训练,并学会信息的检索;
对大二队员,利用学习过的电路、模电、数电等课程知识,自己设计小电路,从电路的仿真入手,到手工焊接,再到利用软件绘制PCB电路板,最后通过调试体会电路中每个器件的作用,加深对电路设计方法的学习;
对大三队员,以8位、16位和32位单片机为核心,从信号的检测、到信号的处理,编写控制算法,再到输出控制,有针对性的进行专项训练,同时提高对MATLAB、VB、Keil等软件的使用方法;
对大四队员,利用所学专业知识,针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实际训练项目,进行有针对性的整体控制系统设计训练,并通过知网、万方等数据库查阅相关资料,加强建模仿真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等的培养。
对各个年级的队员,进行定期的考核,并组织老师或者老队员对考核成果进行答辩验收。通过考核,让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,强化动手能力,增加就业竞争力。
5、组织机构
团队主管:
负责协调团队内所有事务,具有一定的领导才能,在指导教师与队员之间起到桥梁作用。
综合部:
负责团队日常运行的各项综合事务、跟踪各项任务(创新项目、创业项目、各种比赛)的进展情况、团队的外联工作、团队的宣传工作等。
人员设置:综合部长1人、综合管理1人、物品管理1人。
技术部:
负责团队内的所有相关技术的学习和项目研发、各种技术文档的编写、各种相关技术的标准化、新队员的培训、完成各种竞赛和项目的申报。
人员设置:技术部长1人、项目组长4人。

6、取得成绩
(1)参加竞赛获奖
序号 |
年份 |
竞赛名称 |
获奖学生 |
获奖等级 |
1 |
2012 |
全国大学生“飞思卡尔”杯智能汽车竞赛 |
李庆峰、潘达、刘明 |
东北赛区三等奖 |
2 |
许玮、李红阳、潘博强 |
东北赛区三等奖 |
3 |
郑闯、冯楠、陈永飞 |
东北赛区二等奖 |
4 |
丛培丝、韩雷、胡维旭 |
全国二等奖 |
5 |
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机器人竞赛 |
丛培丝、郑闯、胡维旭、韩雷、李勇、李庆峰、李红阳 |
辽宁省二等奖 |
6 |
辽宁省电子设计竞赛 |
丛培丝、韩雷、胡维旭 |
辽宁省二等奖 |
7 |
郑闯、梁日、于洪宇 |
辽宁省二等奖 |
8 |
李红阳、刘明、李庆峰 |
辽宁省三等奖 |
9 |
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大赛 |
丛培丝、郑闯、韩雷 |
全国二等奖 |
10 |
2013 |
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|
丛培丝、王力东、李龙山 |
辽宁省二等奖 |
11 |
韩亚萍、胡浩瀚、董适 |
辽宁省三等奖 |
12 |
全国大学生“飞思卡尔”杯智能汽车竞赛 |
丛培丝、王巍、干彪 |
东北赛区一等奖 |
13 |
王力东、王娜、高晗 |
东北赛区一等奖 |
14 |
李龙山、韩亚萍、胡浩瀚 |
东北赛区二等奖 |
15 |
郎奕翔、刘博力、吴俊泽 |
东北赛区二等奖 |
16 |
2013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 |
曹凤、张椿梁、王巍、胡浩瀚 |
全国一等奖 |
17 |
席文平、张铁舰、丛培丝、韩亚萍 |
全国二等奖 |
18 |
朱长耀、李文龙、王力东、干彪 |
全国三等奖 |
19 |
马林、程岩、李龙山、王娜 |
全国三等奖 |
20 |
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机器人竞赛 |
胡浩瀚、李龙山、金玉、王贺斌、王巍 |
辽宁省二等奖 |
21 |
韩亚萍、王力东、干彪、王娜、丛培丝 |
辽宁省三等奖 |
22 |
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|
丛培丝、王力东、王贺斌 |
辽宁省二等奖 |
23 |
李龙山、王娜、干彪 |
辽宁省二等奖 |
24 |
王巍、胡浩瀚、韩亚萍 |
辽宁省三等奖 |
25 |
2014 |
全国大学生“飞思卡尔”杯智能汽车竞赛 |
阎文博、李文龙、陈岩 |
全国二等奖 |
26 |
范庆鹤、周小东、张立娇 |
东北赛区二等奖 |
27 |
孟祥冉、王娜、程岩 |
东北赛区优胜奖 |
28 |
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机器人竞赛 |
孟祥冉、周小东、张立娇、张新宇、李文龙、张椿梁、张进、郭爽 |
辽宁省二等奖 |
29 |
范庆鹤、阎文博、蒋东、李佳宁、王娜、胡浩瀚、陈岩、吴鉴麒 |
辽宁省二等奖 |
30 |
TI杯辽宁省电子设计竞赛 |
胡浩瀚、范庆鹤、李佳宁 |
辽宁省一等奖 |
31 |
王娜、李文龙、张新宇 |
辽宁省一等奖 |
32 |
张椿梁、张进、郭爽 |
辽宁省一等奖 |
33 |
“创青春”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|
胡浩瀚、李佳宁、张新宇 |
辽宁省特等奖 |
34 |
2015 |
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机器人竞赛 |
范庆鹤、管洧、王莽宽、周小东、郭爽、张强、潘孟珠 |
辽宁省二等奖 |
35 |
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|
范庆鹤、王志红、张强 |
全国一等奖 |
36 |
周小东、郭爽、管洧 |
辽宁省三等奖 |
37 |
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|
范庆鹤、张强、管洧 |
辽宁省二等奖 |
38 |
张立娇、郭爽、李佳宁 |
辽宁省二等奖 |
39 |
张新宇、王莽宽、王志红 |
辽宁省三等奖 |
40 |
周小东、蒋东、潘孟珠 |
辽宁省三等奖 |
41 |
宫会彬、谢孔学、孙泽坤 |
辽宁省三等奖 |
42 |
Robomasters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|
范庆鹤、张新宇、张椿梁、管洧、张强、周小东 |
全国一等奖 |
43 |
2016 |
全国大学生“飞思卡尔”杯智能汽车竞赛 |
梁超、李赫骁、潘登、潘孟珠 |
东北赛区一等奖 |
44 |
张世达、邵耀萱、宋强 |
东北赛区二等奖 |
45 |
张国永、吴振兴、宋长超 |
东北赛区三等奖 |
46 |
焦振宇、刘思宇、罗一铭 |
东北赛区优胜奖 |
47 |
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机器人竞赛 |
宋强、张强、刘思宇、宋长超、柳青岩、杨涛、汪威、屈博阳、焦振宇、张国永 |
辽宁省二等奖 |
48 |
潘登、李赫骁、王超、牛晓青、梁超、潘孟珠、魏凯、邵耀萱、武振兴、阿土阿果 |
辽宁省三等奖 |
49 |
Robomasters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|
王莽宽、梁超、魏凯、潘孟珠、张强、孙泽坤、 |
全国三等奖 |
50 |
2017 |
全国大学生“恩智普”杯智能汽车竞赛 |
柳青岩、石兴旺、李可欣 |
全国二等奖 |
51 |
翟欣蕾、张家宁、刘威 |
东北赛区一等奖 |
52 |
王超、张成超、张彩山、胡鑫 |
东北赛区三等奖 |
53 |
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|
宋强、张国永、张世达 |
全国一等奖 |
54 |
焦振宇、柳青岩、刘思宇 |
辽宁省二等奖 |
55 |
梁超、罗一铭、杨涛 |
辽宁省二等奖 |
56 |
李赫骁、王超、丁宦城 |
辽宁省二等奖 |
57 |
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机器人竞赛 |
罗一铭、谭佳丽、张成超、刘威、王浩铎、石兴旺、梁超、柳青岩、李兴戈、吴永超 |
辽宁省三等奖 |
58 |
张世达、陈晓文、张家宁、翟欣蕾、王世科、焦振宇、杨涛、刘思宇、宋强、于海洋 |
辽宁省三等奖 |
59 |
Robomasters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|
宋强、焦振宇、刘思宇、梁超、张国永、潘登、李赫骁、荣珊 |
全国二等奖 |
60 |
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|
梁超、李赫骁、邵耀萱 |
辽宁省三等奖 |
61 |
2018 |
全国大学生“恩智普”杯智能汽车竞赛 |
吴永超、王乙澄、张彩山 |
全国二等奖 |
62 |
王中甲、于海洋、崔博志 |
东北赛区二等奖 |
63 |
刘忠鑫、张雁、姚启乐、贾子申 |
东北赛区二等奖 |
64 |
TI杯辽宁省电子设计竞赛 |
罗一铭、陈晓文、王乙澄 |
辽宁省二等奖 |
65 |
王浩铎、张世达、谭佳丽 |
辽宁省二等奖 |
66 |
石兴旺、张成超、于海洋 |
辽宁省二等奖 |
67 |
刘威、张家宁、翟欣蕾 |
辽宁省三等奖 |
68 |
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机器人竞赛 |
吴永超、张彩山、刘忠鑫、张雁、张天硕、王嘉宇、刘铭洋、曲奕霖、张浩、王豪 |
辽宁省二等奖 |
69 |
王乙澄、姚启乐、王中甲、于海洋、崔博志、董世奇、李鹏煊、魏超、贾子申、丛家鑫 |
辽宁省三等奖 |
70 |
Robomasters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|
罗一铭、王浩铎、陈晓文、刘威、张成超、张家宁、翟欣蕾、张世达、谭佳丽、石兴旺、黄俊凯、孙振东、刘行、关宏乾、王左旭、张宇 |
北部赛区二等奖 |
71 |
2019 |
全国大学生“恩智普”杯智能汽车竞赛 |
魏超、张浩、董世奇 |
东北赛区一等奖 |
72 |
王嘉宇、刘铭洋、常宝鹏 |
东北赛区三等奖 |
73 |
贾子申、曲奕霖、李鹏煊、王豪、黄瑞琦 |
东北赛区优胜奖 |
74 |
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|
刘忠鑫、崔博志、刘铭洋 |
辽宁省三等奖 |
75 |
王乙澄、张雁、常宝鹏 |
辽宁省三等奖 |
76 |
吴永超、王豪、张浩 |
成功参赛奖 |
77 |
王中甲、于海洋、魏超 |
成功参赛奖 |
78 |
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机器人竞赛 |
魏超、曲奕霖、王嘉宇、董世奇、徐玲、郭丽萌、雷哲坤 |
辽宁省二等奖 |
79 |
贾子申、刘铭洋、王豪、常宝鹏、丛家鑫、马晓群、张浩、王秀丽 |
辽宁省三等奖 |
80 |
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|
王中甲、郭丽萌、马晓群 |
辽宁省三等奖 |
(2)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
序号 |
年份 |
项目名称 |
级别 |
负责人 |
成员 |
指导教师 |
姓名 |
学号 |
姓名 |
学号 |
姓名 |
1 |
2011 |
智能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|
校级 |
庞长勇 |
080301003 |
朱旭 |
080301016 |
蓝和慧 |
田广明 |
080301044 |
马宇驰 |
080301012 |
张楠楠 |
080301039 |
2 |
2012 |
救援无人机自主控制系统设计 |
省级 |
韩雷 |
090302109 |
胡伟旭 |
090302114 |
蓝和慧 |
李红阳 |
090302018 |
郑闯 |
090301031 |
丛培丝 |
100301005 |
3 |
双轮循迹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 |
校级 |
郑闯 |
090301031 |
冯楠 |
090301044 |
蓝和慧 |
潘博强 |
090301047 |
潘达 |
090301060 |
丛培丝 |
100301005 |
4 |
智能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|
校级 |
胡维旭 |
090302114 |
刘明 |
090302016 |
张健 |
许玮 |
080302052 |
陈永飞 |
090301009 |
王林 |
100303145 |
5 |
2013 |
基于CAN总线和图像技术的远程随动系统 |
校级 |
王力东 |
100303016 |
高晗 |
|
张健 |
刘博力 |
|
胡浩瀚 |
110301019 |
张新宇 |
121806033 |
6 |
双船自主同步航行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|
校级 |
李龙山 |
100302076 |
王巍 |
100303020 |
白锐 |
朗奕翔 |
100302016 |
韩亚萍 |
100301058 |
吴俊泽 |
120302043 |
7 |
双轮载人自平衡电动车 |
校级 |
丛培丝 |
100301005 |
干彪 |
110301049 |
蓝和慧 |
周小东 |
120302114 |
杨越 |
120301019 |
王娜 |
110301025 |
8 |
2014 |
双轴水平稳定平台的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|
校级 |
干彪 |
110301049 |
王娜 |
110301025 |
蓝和慧 |
李文龙 |
|
吴鉴麒 |
|
范庆鹤 |
120302019 |
9 |
基于光电识别技术的便携心电测试仪设计 |
省级 |
胡浩瀚 |
110301019 |
张新宇 |
121806033 |
蓝和慧 |
孟祥冉 |
110301051 |
10 |
2015 |
基于四旋翼飞行器自动寻迹系统的设计 |
校级 |
范庆鹤 |
120302019 |
蒋东 |
120302108 |
张健 |
王志红 |
120301025 |
管洧 |
130302067 |
张强 |
130301049 |
11 |
超级电容器容量内阻测试仪 |
校级 |
周小东 |
120302114 |
张新宇 |
121806033 |
蓝和慧 |
张立娇 |
120303026 |
郭爽 |
120302119 |
12 |
超级电容器容量内阻测试仪 |
省级 |
周小东 |
120302114 |
郭爽 |
120302119 |
蓝和慧 |
范庆鹤 |
120302019 |
13 |
2016 |
超级电容器组串联电压检测装置 |
校级 |
魏凯 |
130301050 |
宋强 |
140303053 |
蓝和慧 |
刘思宇 |
140302017 |
焦振宇 |
140301019 |
邵耀萱 |
140105028 |
14 |
云台锁定与底盘跟随装置 |
校级 |
孙泽坤 |
130301051 |
王莽宽 |
130103020 |
张健 |
梁超 |
140302038 |
李赫骁 |
140302009 |
潘登 |
140303026 |
15 |
云台锁定与底盘跟随装置 |
省级 |
孙泽坤 |
130301051 |
潘孟珠 |
130301065 |
蓝和慧 |
潘登 |
140303026 |
16 |
2017 |
具有载弹和投弹功能的空中机器人设计与实现 |
校级 |
张国永 |
140301046 |
张家宁 |
150302076 |
张健 |
谭佳丽 |
150301060 |
陈晓文 |
150302021 |
丁宦城 |
150301053 |
17 |
具有收取和分拣功能的自主机器人设计与实现 |
校级 |
柳青岩 |
140301014 |
罗一铭 |
150301019 |
蓝和慧 |
许 言 |
150304029 |
刘 威 |
150302050 |
张成超 |
150302064 |
18 |
具有收取和分拣功能的自主机器人设计与实现 |
省级 |
柳青岩 |
140301014 |
罗一铭 |
150301019 |
蓝和慧 |
许 言 |
150304029 |
刘 威 |
150302050 |
张成超 |
150302064 |
19 |
具有收取和分拣功能的自主机器人设计与实现 |
国家级 |
柳青岩 |
140301014 |
罗一铭 |
150301019 |
蓝和慧 |
许 言 |
150304029 |
刘 威 |
150302050 |
张成超 |
150302064 |
20 |
2018 |
机器人战车目标自主识别与瞄准装置设计与实现 |
校级 |
翟欣蕾 |
150302082 |
刘忠鑫 |
160303127 |
蓝和慧 |
姚启乐 |
160301024 |
张雁 |
160301061 |
张天硕 |
160302042 |
21 |
机器人战车目标自主识别与瞄准装置设计与实现 |
省级 |
翟欣蕾 |
150302083 |
刘忠鑫 |
160303127 |
蓝和慧 |
姚启乐 |
160301024 |
22 |
机器人战车目标自主识别与瞄准装置设计与实现 |
国家级 |
翟欣蕾 |
150302083 |
刘忠鑫 |
160303127 |
蓝和慧 |
姚启乐 |
160301024 |
23 |
基于单目视觉的智能车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|
校级 |
石兴旺 |
150303058 |
吴永超 |
160303047 |
张健 |
张彩山 |
160301051 |
王乙澄 |
160301012 |
24 |
具有目标锁定和跟踪功能的四旋翼飞行器设计与实现 |
校级 |
陈晓文 |
150302021 |
王中甲 |
160303019 |
席文平 |
于海洋 |
160303014 |
25 |
具有目标锁定和跟踪功能的四旋翼飞行器设计与实现 |
省级 |
陈晓文 |
150302021 |
王中甲 |
160303019 |
席文平 |
于海洋 |
160303014 |
26 |
2019 |
基于激光SLAM的可自动巡航的四旋翼飞行器的设计 |
校级 |
吴永超 |
160303047 |
徐玲 |
170301058 |
张健 |
曲奕霖 |
170303038 |
刘铭洋 |
170301041 |
王豪 |
170303107 |
李鹏煊 |
170301042 |
27 |
基于单目视觉的哨兵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|
校级 |
于海洋 |
160303014 |
王秀丽 |
170301059 |
蓝和慧 |
丛家鑫 |
170303062 |
董世奇 |
170301034 |
张浩 |
170303022 |
王嘉宇 |
170302051 |
28 |
基于单目视觉的哨兵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|
省级 |
于海洋 |
160303014 |
王嘉宇 |
170302051 |
蓝和慧 |
董世奇 |
170301034 |
7、团队风采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